热点
掌上梅州讯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警醒广大市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9月18日上午,市人防办组织梅州城区含梅江区、梅县区)防空警报试鸣活动。上午9时18分至9时33分,分布在梅州城区各地的固定警
比赛现场。通讯员供图近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承办,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协办的2025年广东省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广州举行。其中,岭南师范学院毽球队获得了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7月3日上午,湛江市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 “拾光・向未来” 大班毕业礼在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厅举行,350余名师生、家长及嘉宾共赴这场成长盛会,更见证 “高校 + 幼教” 协同育人的亮眼成果。活动现场,文艺
新华社海口7月4日电记者吴茂辉、王与点)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策自2020年7月1日实施以来,海关累计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958.2亿元,购物人数2858.9万人次,购物件数2.4
7月4日晚,“跟着海岛去旅行”2025广东文旅消费促进活动之“海边趣浪”文旅市集在赤坎区金沙湾奥运女神广场启幕。湛江市文化馆、博物馆带来的湛江非遗备受市民青睐,展位前热闹非凡。其中,舞狮、古法造纸等非
7月4日,由广东省妇女联合会主办、湛江市妇女联合会承办的“关爱在身边,呵护‘她’健康”——广东省妇女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行。市妇联执委、三新领域妇联代表、团体会员代表共40余人参加活

广东种业育珍品,樱桃番茄成粤西富民大产业_南方+_南方plus樱桃番茄成熟时,228国道的粤西段,农产品集中收购点人声鼎沸,成为农户冬季收成的重要枢纽。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一筐筐圆润饱满的樱桃番茄成为
7月4日,由市社科联主办,市城综局、市图书馆、赤坎区沙湾街道办、区朗诵协会等单位协办的2025年湛江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日活动在赤坎区金沙湾旅游服务中心主会场及市图书馆分会场同步举办。活动以“智创未来路
7月3日,雷州东西洋田一眼望去,金黄的色彩铺满了田野。眼下正是早稻的收获季,成熟的稻子在田野中待收。雷州的东西洋田地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较高,适宜种植水稻,素有“粤西粮仓”之称,号称“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古一平、李令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高峰,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收购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据介绍,目前各地收购工作有
2025年广东农村乡土专家认定火热进行中!_南方+_南方plus近日,记者从广东省相关部门获悉,2025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认定工作已正式启动。此次认定聚焦农业生产一线技术力量,旨在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支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周圆、李令仪)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1至5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735亿元,同比增长0.9%。从地区看,西部地区收
新华社日内瓦7月3日电世界气象组织3日发布公报说,欧洲多地正经历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空气污染激增,野火风险加大,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公报,西班牙南部数日前记录到了46摄氏度的高温。法国大部分省
“抖音生活服务”官微截图。7月2日,抖音旗下的“抖音生活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2025小城夜宵消费数据来了!》。其中,生动介绍和推荐了美味的湛江烤生蚝等特色夜宵,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该推文在一
晋江新闻网9月15日讯 日前,2025中国时尚面料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揭晓,晋江共有6家企业的9款面料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展现出晋江纺织面料产业的强劲实力与创新活力。在奖项方面,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
近日,在由湛江市人才驿站主办的“十链百场千企”人才说之人才驿站周末公益小课堂-DeepSeek应用培训专场活动上,30多名企业代表和高层次人才一边相互探讨,向老师提问,一边学习用手机和手提电脑deep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重映海报。图片来自《白蛇传·情》官网)时隔四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将于2025年7月5日周六)在国内电影院线重映,湛江影院已开放预售。该片由珠江电影集团等出品,张险峰执导,曾
7月1日,2025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正式拉开帷幕,为期62天。记者从湛江西站了解到,暑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旺盛,铁路部门将依据客流特点、车票预售及候补购票情况,灵活动态地调整运力投放。从7月2日起,安阳
晋江新闻网9月14日讯昨日,记者走访晋江市磁灶中学扩容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又有新进展。继项目2号楼如期封顶之后,1号楼主体于日前顺利封顶。该项目将于明年秋季投用。据介绍,磁灶中学扩容建设工程二期由两
湛江2025年中考日前顺利结束,万千学子交出了他们青春答卷的重要一笔。而此刻,另一场关乎公平与精准的“考试”正在悄然进行——中考答题卡扫描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预计7月4日完成全部扫描任务。今年湛江中考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7月1日,湛江海湾大桥免费通行首日车流量突破6万辆,比6月30日增加22%。据7月3日《湛江日报》)过去,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往返“一湾两岸”的市民来说,通行费用增加了出行成本,甚至可

